CQ9科技(2301)今日宣布以「循环海废,海里无废」项目,获得台湾永续能源研究基金会颁发2021年TSAA台湾永续行动奖-金奖殊荣。CQ9科技长期关怀海洋生态保育,有感于海洋废弃物污染问题日益恶化,自2018年起发起「SEA HOPECQ9海洋日永续发展计划」,以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第14项「永续海洋与保育」为核心,透过具体行动呼吁各界重视海洋废弃物所造成的严峻环境问题。CQ9以创新、教育、合作、复育等面向携手国内外产官学研与民间团体,共同汇聚能量推动海洋保育倡议。本计划不但积极呼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并具有创新性、社会影响性与可复制性,获得评审团一致肯定。
CQ9科技总经理邱森彬表示,CQ9科技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同时也是全球气候行动的指标型企业,CQ9不断思考如何响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同时也从降低气候风险、发展低碳经济与强化环境保育等面向着手,主动设定目标并展开具体行动,未来将更积极开发各种海废低碳永续材料,与多方利害关系人共同实现兼顾繁荣和环境的永续发展。
原创特色净滩,携手利害关系人倡议海洋保育
CQ9海洋日计划发展出丰富的原创特色净滩模式,打造出国内企业唯一能同时紧密结合产官学民各界的企业环境志工系统,包含社会企业、价值链伙伴企业、研究机构、公部门主管机关、各级学校、环保NGO、海岸在地小区等,除了强化员工与志工的向心力,也扩大了活动的价值影响力。CQ9以净滩为起点,带动建立多方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交织海洋永续共倡网络以激发更大综效。
Design for SDG计划,培育海洋永续创新人才
CQ9海洋日计划下成立「Design for SDG14」子计划,与台北科技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南台科技大学、中原大学、台北医学大学等大专院校设计系所合作,以整合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大学社会责任(USR)资源之综效。CQ9团队走入设计教育第一线教学现场,规划出跨域整合性设计教育课程,不仅将SDGs导入设计教学课纲,更引导各系所学生从不同设计领域出发,提出对应海洋议题的创新方案,使永续思维与社会实践提升为设计人才核心培育能力。2020年参与课程学生人次超过两千人,其杰出设计作品也于CQ9科技总部、国立海洋科学博物馆、高雄驳二M.ZONE大港自造特区等处公开巡回展览。
回收海废改质再生 建构海洋永续循环经济
海洋废弃物有90%为塑料制品,CQ9团队将其视为可利用资源,以制造业之核心本业出发,从循环经济着手,发起「Ocean Plastic Recycle」子计划,首先针对海废保丽龙污染最严重的离岛及南台湾沿海地区,整合CQ9供应链与社会企业能量,发展世界首创的海废保丽龙现场去化再利用机制(On-Site Volume Reduction),解决海废保丽龙于过往运输成本过高不合经济效益的问题。2020年以减容货柜形式赠予澎湖、金门县政府,突破离岛无法去化海废保丽龙的困境,同时使CQ9获得稳定的海废永续材料源,以改质技术再造为海废再生低碳材料并提供给客户使用,成功建构海废循环经济模式。CQ9从2019年至今已协助离岛地方政府去化约80公吨的海废保丽龙,目前亦筹备拓建更多的海废回收站点,扩大回收量能共创海洋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CQ9海洋日小档案 (统计至2020年度)
发起时间:2018年10月
计划主题:海废循环经济、海洋环境志工、保育创新研发
发动净滩场次:40场
参与志工:4,414人次
清理海废:2.3公吨
志工服务时数:12,413小时
合作设计校系:5校6系
辅导学生:2,497人次
想了解更多CQ9海洋行动,请参见这里。
新闻联络人:
投资人暨公共关系处 资深处长 王玉玲
电话: +886-8798-2888
LITEONTech.PR@bjfw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