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企業說永續、以人為本,但究竟什麼是以人為本? 如果我們不只是人云亦云,那麼一個真正以人為核心的團隊,會長成什麼樣子? 這是我常常問自己也問夥伴的問題。如果我們要建構一支開放、多元、有活力與溫度,勇於思辨、辯、變的團隊,這裡面的「人」,組成成分是什麼? 我們怎麼定義自己,怎麼做出不一樣的事情,對世界留下獨特的貢獻?
當「我」變成「我們」,我們可以一起多做一些什麼?
2023 年,我們一起經歷了一段有趣的旅程。11 月11 日,光寶首創大型二手公益市集-1111 循寶夠物節重新定義雙十一,全體光寶同仁總動員捐贈家中收藏,響應減法生活。讓所謂的尋寶成為「循寶」,能夠再次循環的才是寶物;而購物也應該是「夠物」,我們擁有的物品已經夠多了,與他人分享才是真幸福。長達半年的募資、賣出六千多件物品,也把不斷購物轉換為無限循環的愛心。走過汗水、爭辯、嘗試與包容,看見ONE LITEON,留下許多感動。這是一個完全利他的活動,卻讓幾千人無私合作。「我」變成了「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我還可以多做一點什麼?
如果以人作為核心,ESG 會長什麼樣子?
我一直認為ESG 不是競賽。議題可以被解決,技術可以被克服,但只有一群人通力合作才能在種種挑戰中不斷翻山越嶺。ESG 不是只有評比和分數,而是我們相信一個彼此合作與信任的世界會變得更好。以人為核心,意指事事都先思考對利害關係人帶來的影響。 我們傾聽夥伴、客戶、同仁和家人,我們問自己,有沒有能力分享願景,帶動更多的人一起前進?
透過選品,這些社會企業與創作者的手,我們看到了他們對未來世界更美好的想像,你可能有時候覺得有點傻氣,過度執著。但有些創新模式在眾志成城之下,真的成功了。這一間小舖的存在也是提醒我們自己,堅持初衷的重要性,不管有多少繁複的困難,最重要的初衷,還是我們必須相信,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透過我們的雙手,是絕對可以達成的。
越是敏捷而強悍的團隊,越有利他的能力。敏捷,是因為能夠看見需求;強悍的核心,是能從他人角度思考的同理心。我期許光寶作為一間以人優先(people-first) 的公司,我們追求的不是指標,而是在指標背後所代表的價值。我們致力的不是產品,而是因為我們的服務,能為生活帶來更好的可能性。2023 年,我與光寶的夥伴們,看見這樣的共識在團隊間逐漸凝聚成形。
溫柔,所以堅韌
2023 年是Me too 運動風起雲湧的一年,絕大多數的企業從DE&I 角度來執行性別友善職場,但我不想僅僅於此。做為領導者,工作環境必須嚴格禁止騷擾是最基本的態度,但我更希望跟大家分享,我所看見的可能性。
確實,這個社會有長期結構上的問題,女性與其他容易被標籤化的群體,經常忍受日復一日的隱形壓力。但我相信,不向現實低頭的人,會培養出更強大的韌性。能夠戰勝陰影的人,會有更獨特的視角,更豐富的同理心,也會更有面對衝突、解決衝突的能力。
作為一個領導者,我很珍惜這種韌性,我認為它是產業未來最需要的力量。光寶不會只談DE&I,那是基本的。我要說的是,光寶珍惜妳的韌性,社會給妳的壓力,在這裡我把它視為妳經歷過的獨特磨練。妳一直堅持捍衛自己的價值,是尤其不容易的事情。
2023 年光寶成立了女子會,宗旨是「好好發光」,由高階女性主管發起,半年來辦了將近20 場講座與活動,小型的聚會分享更不計其數。支持、陪伴、職涯協助與機制建立,我希望女性同仁感受到來光寶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們創造性別友善的環境不是因為我們要做DE&I,而是因為我們認為妳夠好,妳有無限潛能,妳值得我們去爭取。
易於合作、樂於分享
面對一個複雜且充滿困局的世界,真正有效的利他,遠比想像中困難。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與艾絲特.杜芙若在「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一書中所指出,要增進人類的福祉,GDP 只是一種指標,而不是目的。提升生活品質並非只看消費的多寡,人們需要感受到有價值與被尊重。
在社會參與上我們相信合作,追求實質的影響,這代表,我們不走簡單的路。這條路需要與更多相同願景的夥伴合作,推動更多社會創新。在這條路上,不管規模大小、資源多寡,每一個勇於挑戰複雜、著手創新的人,都有機會帶來改變。
2023 年光寶成立「LITEON+ 新創平台」,希望能借助光寶的企業經驗以及完整的產業生態系,協助新創團隊突破框架、加速實現夢想的步伐。品牌店「光寶小舖」與多間社會企業合作,和伙伴們一起看見臺灣各地偏鄉發展、地方創生、農漁廢再生的困境及轉機。「我們」一起
多做一些什麼,以光寶人強大的行動力與協調力,找出可能的路徑。
因為「我」變成了「我們」,視角突然切換,世界就完全不同。這樣的視角代表了信任與理解,也代表了默契與速度。我相信這樣的一個團隊能看見最好的願景,做最困難的事,追求更多人的幸福,而這不但是光寶的企業精神與氣質,也將是品牌的意義。


我在光寶今年已邁入第37 年了,剛入行時的電子產業,那個年代的臺灣,對於氣候變遷沒有現在這麼清楚的認識。在我成長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擔心的危機不是氣候,是石油。1970 到90年代初,中東爆發衝突導致三次石油危機,每次油價飆漲人心惶惶,不知道會受到什麼影響。那時候普遍認為石油不久遠就會耗竭,再加上環境斷崖式惡化,我們的下一代怎麼辦? 在這樣時空背景下,光寶從1975 年起家,一直自我鞭策珍視能源,光電要不斷提升轉換效率,還要持續降低環境衝擊,這是深植我們這一代對環境與能源的關心。
到了現在,我們改談氣候、減碳,與綠能。雖然名詞不同,但這種對環境與社會的關懷並不陌生。能源的利用,永遠是推動人類歷史往前的關鍵。而光寶之所以不斷提升節能技術,不斷研發更環保的解決方案,也正是因為我們看見光電,以及其背後代表的能源管理,是我們可以對世界所做出的貢獻。
走過半個世紀,光寶從代工走向系統整合與市場導向,從元件製造提升為方案的提供者,以系統整合的角度,持續投入研發資源,呈現出領先行業的自主研發實力。當人類的歷史隨著能源運用模式不斷進化,當我們面對氣候危機的挑戰,如同Bill Gates 所言,現在的產業進程如同是一場「乾淨工業革命」(Clean Industrial Revolution)。那麼我們的夥伴、客戶、家人與社群,他們會需要什麼,光寶的團隊可以貢獻什麼? 我們如何協助每個人、每個家庭面對選擇時都能做出更永續的決定,讓每一個決定都替地球帶來正面的效益? 現在所面對的轉型,不只是能源的轉型、產業的轉型,也是生活模式的轉型;不只是選擇的轉型,更是思惟模式的轉型。
綠色運算,讓每一個決定更永續
產業要邁向淨零,必須高度仰賴數據的品質與正確性,以幫助人們做出最精確有效的決定。AI 與雲端運算將在其中扮演無比重要的角色,運算能力的快速提升將作為一切發展的重要骨幹,它帶領我們生活往前,並協助所有產業升級為低碳的運作。而這一切運算均有賴於穩定、可靠、永續的資料中心,以最節能的方式提升效率。
這幾年來,光寶展現了雲端運算電源解決方案的自主設計能力,整合了機構、電源、散熱與軟體的技術,在AI 突破性發展的過程中,在市場佔有關鍵席位。為了提升電源系統效率、性能和永續性,光寶更進一步做到熱能管理,以創新的液冷解決方案,解決了傳統氣冷散熱的使用侷限,有效提高散熱效率,不但使資料中心能負載高性能工作,同時降低能耗與碳足跡,協助實現綠色資料中心的目標。
智慧運作,能源聯網
我們認為,未來是一個由能源相聯的世界(IoE, Internet of Energy),在這樣的世界裡, 「光、電、智慧、互聯」是光寶發揮的四大主軸,「轉能、節能、控能、儲能」則是我們所看見的關鍵應用,而雲端運算、智慧電網等運用AI 的智慧能源管理,居於核心運籌分配。智慧電網不但連結起住宅、工商建築與交通的龐大能源網絡,AI 能源管理系統,能即時監測用電、預測用電,在各種變化時做出最佳化的判斷。
光寶作為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持續投入研發,進行軟硬體整合與深度學習訓練,在居家或者工商建築等場域提供雙向電力儲能解決方案;並以模組化、堆疊式電力的整合性方案,解決區域電網因發展進程不同導致規格各異的痛點。
在光寶的減碳目標上,我們設定「555 減碳計畫」,以年度減碳強度5%、每代產品碳足跡減少5% 為目標,並承諾在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這一計畫推進了全球廠區範圍的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以及以碳管理為核心的營運思維。除了建置即時AI 監測平台進行碳管理,也持續與供應商協力開發低碳塑膠、PCB 等低碳原物料以提升價值鏈碳競爭力。這些全球性跨區、跨業的諸多行動意指,當光寶的營運持續全球開展,我們的減碳策略與環境影響力也將同步帶動服務與夥伴所及的所有區域。
我是一個務實的人,這麼多年來和光寶的夥伴,和客戶、和供應鏈夥伴一起,走過科技業不斷的轉型與更迭。每個階段都充滿挑戰,但因為面對挑戰,看見挑戰後的願景,我們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夥伴與朋友。氣候變遷的確是更加嚴峻了,但各行各業投入改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一群人的精神,所展現出的態度,是光寶這些年來所累積最寶貴的資產。這也讓我更深信,在接下來的潔淨能源轉型,光寶有能力、有毅力也有態度,繼續推動夥伴一起向前走。


Continue to